2002年11月13日,天气晴,微风。
有幸受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商务部、重庆市卫健委医疗外援委派,我带着行李,经过14小时的飞行,第一次去往了这个当时连地图上都找不到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后文简称“巴新”)。
在去之前,我对巴新的情况了解甚少,当飞机平稳的降落到巴新的机场,看到比较现代化的机场建筑,我想这里的条件也没有想象中的差。
可出机场后眼前的一切又让我大吃一惊:整个城市没有像样的高速公路,只有几条坑坑洼洼的马路。
随后,我们一行6人坐上了专门安排的加固车。
因为巴新是由八百多个部落以及原始社会和现代文明混杂而成,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并有“世界十大谋杀之都之一”国度之称,治安环境极端恶劣。
在这里,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医院--驻地、驻地--医院”两点一线,配有保安的专车接送。生活用车都需计划周全,多人护驾,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
就这样,我开始了两点一线“与世隔绝”的生活。
巴新的医疗设备非常短缺,这让我们在莫尔兹比港总院的工作遇到了很多的阻碍。
记得有一次,一名在巴新工作的华人青年被突然割断的玻璃切入左前臂,伤势严重,面临截肢的危险。当时伤者已经大量失血,并出现休克症状,情况十分紧急。
但在巴新救治这种神经、肌腱、动脉一齐断掉的伤员具有极大挑战性:缺少显微镜、10个0的缝线,紧急输血也是问题,就连肝素也没有。
我们因陋就简,采用左侧肌间沟神经阻滞+经喉罩吸入氟烷全麻;我们没有放弃,联系了各个医院和药房,终于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2支宝贵而普通的肝素。
手术进行了12小时,莫港总医院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被中国医生对患者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打动。
在巴新援外这几年里,有太多让我记忆犹新的事。
记得在医院遇到一个当地人,因为每个部落有各自的语言,这位年轻的妈妈没办法和我们交流,只是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怀里的“大头娃娃”。
当我们毫不犹豫的为她的孩子进行了手术,孩子后来症状明显改善后,这位妈妈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竖起了大拇指。
这样的事在“巴新”每天都在发生。
回想起援外这几年,从“巴新”民众不知道中国医生,再到我们离开时,每次走进病房或其他地方遇到救治过的病人及其家属,都会给我们中国医疗队的医生竖起大拇指: ‘GOOD! CHINA!’‘TENK YU TRU’(‘TENK YU TRU’是“巴新”国家用语--谢谢您)。
如今,张双菊医生依旧奋战在医疗一线,2019年她与团队共同科研和临床实践的手麻科“佑佑游乐园”创新项目,获得了中国质量协会全国优质服务大赛“优质服务项目”暨“质量技术奖”荣誉。
在未来张双菊医生还将继续和手麻科医护团队一起,为佑佑宝贝的儿童舒适化手术做出更多的贡献。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旗龙网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