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卵巢癌BRCA突变患者,目前国家已有相关的医疗报销政策支持,主要涉及靶向药PARP抑制剂的医保覆盖和相关的基因检测项目。本文将从医疗覆盖适应症范围、报销比例、条件和流程等为大家进行解读。
尼拉帕利(Niraparib,甲苯磺酸尼拉帕利胶囊,商品名为则乐)作为国家1类新药PARP抑制剂,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重要选择。该抑制剂最早于2017年3月27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铂敏感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其机制是能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的修复,通俗来说就是从基因层面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通过多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尼拉帕利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报销条件更加优化,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医保覆盖适应症范围
尼拉帕利已于2020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品,其医保支付范围涵盖了两个主要适应证: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对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以及铂敏感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尼拉帕利是目前全球首款获批用于卵巢癌全人群一线维持治疗的PARP抑制剂。这意味着无论患者生物标志物状态如何(BRCA突变、BRCA未突变、HRD阳性或HRD阴性),只要符合上述适应证,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二、医保报销比例
在价格方面,医保目录内的其他PARP抑制剂仍可享受医保报销。
以尼拉帕利为例,若患者根据个体化方案每日服用200mg(基线体重<77kg或基线血小板计数<150000/μL),日均费用291元。按照门特报销比例通常在65%-75%间计算,患者实际每日自付金额仅为约73元至102元不等,其他已经纳入医保报销的PARP抑制剂价格也都在这个范围浮动,会超出一些。整体来说大大减轻了卵巢瘟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更多病友能够长期、规范地坚持治疗,从而获得更优的临床获益。未来随着集采推进和医保优化,药品的可及性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非集采产品,双通道管理保障药品可及性。
尼拉帕利短期内不会进入集采目录,意味着可以确保原研尼拉帕利的供应量不会受到影响。尼拉帕利已被列入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目录,这意味着患者不仅可以在医院药房购买并报销,还可以在医保定点药店购买并享受相同的报销政策。"双通道"管理机制大大提高了尼拉帕利的可及性,尤其是在医院暂时缺药的情况下,患者仍可通过定点药店获取药物。对于市内购药,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患者在"双通道"药店购买,可持卡直接结算;市外购药则需要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三、个体化剂量与医保协同
对于体重<77 kg 或者基线血小板计数<150,000/μL 的患者,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口服200 mg;
对于体重≥77 kg 且基线血小板计数≥150,000/μL 的患者,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口服 300 mg,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患者应在含铂化疗结束后的 12 周内开始尼拉帕利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的患者应在含铂化疗结束后的 8 周内开始尼拉帕利治疗。
建议患者在每天大致相同时间服药,应整粒吞下。本品可在进餐或空腹时服用。睡前服用可能会控制恶心。
如果服药后呕吐或漏服一剂,不应追加剂量,而应在第二天的常规时间服用下一次处方剂量。
随着2025年医保政策的深入实施,尼拉帕利的可及性将进一步提高。专家表示,未来卵巢癌治疗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对患者而言,确保符合医保报销条件,了解当地具体政策,是降低治疗负担的关键一步。
参考资料:
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
甲苯磺酸尼拉帕利胶囊说明书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