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小学生陆续开始放暑假。随着孩子们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增加,青少年足踝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也有所上升。如何在日常运动中做好防护,避免孩子受伤?一旦发生意外,又该如何科学处理?这些问题成了家长们最近十分关心的焦点。
首先,在日常运动训练时,应注意做好运动前热身,使肌肉、肌腱和韧带充分活动,运动后也应充分拉伸,舒缓小腿肌肉和足踝疲劳。其次,在运动过程中,建议尽量采用正确的姿势,并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选择功能鞋垫和具有保护功能设计的运动鞋,可以调整足部在运动时的生物力线,减少后跟及踝关节的过分摆动,能有效降低足踝扭伤及关节劳损的几率,减缓足部疲劳,提升运动表现力。
如果孩子在运动中不小心崴脚了,应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家长可以根据“保护、休息、冰敷、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及抬高损伤部位”的PRICE处理原则对受伤足踝进行紧急处理,第一时间保护受伤的部位,不要让受伤部位出现二次损伤,之后通过冰敷和加压减少出血、肿胀,再将受伤部位抬高,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建议佩戴硬支撑护踝来保护孩子的踝关节,可以帮助踝关节韧带加快愈合。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